解讀:2020年農業生產再創新佳績 實現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
2020年,全省農業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有進態勢,農業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糧食再獲豐收,生豬生產穩定恢復,有力保障了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為應對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強的基礎支撐。
一、農業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三農”政策支持有力,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總量率先邁上萬億新臺階。2020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19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0%,增幅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種植業產值5168.4億元,增長3.4%;林業產值214.2億元,增長6.3%;牧業產值2571.9億元,增長2.3%;漁業產值1432.1億元,增長1.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04.1億元,增長5.3%。
二、糧食生產再創新高。牢牢扛起產糧大省重任,緊抓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和管護,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扎實有效開展田間管理,糧食生產連年穩產豐收,實現“夏增、秋增、全年增”。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446.8萬噸,連續7年站穩千億斤臺階,比上年增長1.7%,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為全國糧食豐收作出了重要貢獻。糧食單產再創歷史新高,畝產達到438.5公斤,比上年增加8.9公斤,增長2.1%。
三、蔬菜生產增產豐收。多部門齊抓共管服務蔬菜生產,出臺多項措施指導農業生產防控、蔬菜春季生產管理,將種子種苗、農藥、肥料、農膜等物資,納入應急運輸綠色通道范圍,蔬菜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穩定順暢,疫情沖擊下穩產保供成效顯著。加之全省氣候條件適宜,雨水光照充足,蔬菜生產實現“三增”。蔬菜播種面積2231.0萬畝,比上年增加35.0萬畝,增長1.6%;畝產3780.7公斤,增加55.7公斤,增長1.5%;蔬菜總產量8434.7萬噸,增加253.6萬噸,增長3.1%。蔬菜產量連續6年超過8000萬噸,多年穩居全國第一。
四、生豬生產穩定恢復。貫徹落實中央“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的指示要求,出臺生豬養殖屠宰企業貸款貼息、豬肉應急儲備等政策措施,有效緩解了畜禽業生產經營難題,生豬產能穩定恢復,豬肉市場供應明顯改善。2020年,生豬存欄2933.9萬頭,比上年末增加757.4萬頭,增長34.8%。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10.9萬頭,增加110.3萬頭,增長55.0%。全年生豬出欄3344.8萬頭,比上年增加168.4萬頭,增長5.3%。生豬基礎產能恢復較好,年末存欄接近常年水平。
五、家禽生產持續增長。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肉雞養殖量迅速恢復,禽肉消費比重明顯升高。加之進口凍品問題頻發,凍品受限導致鮮肉、禽蛋消費增長的利好顯現。年末家禽存欄83642.4萬只,全年出欄252670.8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6.5%和9.5%。豬牛羊禽肉產量721.8萬噸,比上年增加23.2萬噸,增長3.3%。其中,禽肉產量為357.1萬噸,增長7.0%;禽蛋產量480.9萬噸,增長6.8%。禽肉產量超過豬肉86萬噸,是供給量最大的肉類。
六、漁業生產由負轉正。立足漁業資源優勢,積極推廣新型養殖技術,著力促進養殖模式更加多元化、現代化。全年各季度漁業生產呈穩步回升態勢。一季度全省鮮活水產品受疫情影響,產量下降較大,上半年水產品生產向好發展,前三季度漁業加快發展,全年水產品總產量增速實現由負轉正,達到790.2萬噸,增長1.1%,增幅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山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104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