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省蘭州市疾控部門11月13日通報,由天津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蝦內包裝樣本中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至此,蘭州成為繼德州、太原、泉州之后,第4個關聯“天津進口冷鏈”且有樣本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地區。
天津5天4起“進口冷鏈新冠檢測呈陽性”
11月8日,天津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海聯冷庫一份環境樣本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一名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
隨后的4天,進口冷鏈事件在天津接連發生。9日-12日,先后有東麗區一冷庫、靜海區一水產批發店和津南區一冷庫進口魚類(包裝)樣品檢測呈陽性。
自11月8日以來,天津已通報2例關聯進口冷鏈的本地確診病例,德州、太原、泉州、蘭州等關聯地區尚未有本地新增確診病例通報。
全國涉“進口冷鏈新冠陽性”地區增多
11月14日,海關總署網站消息稱,從阿根廷1家牛肉生產企業進口的2批冷凍去骨牛肉產品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在此之前,武漢“中食冷庫”3份巴西進口牛肉、江蘇省蘇食公司冷藏分公司冷庫一批阿根廷進口冷凍牛肉(尚未流入市場)等外包裝樣本先后檢測出新冠陽性。
需要大量進口彌補供應不足
全國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呈陽性,部分地區疫情反復。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被污染的冷鏈食品相當于一個導火索。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
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月13日16時,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248.7476萬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美12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9.461萬例,連續第五天刷新全球范圍內一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表示,中國需要大量的進口產品彌補國內供應的不足,因此絕不能把進口產品全部拒之門外——這已經是共識、常識。
暫停20個國家99家生產企業產品進口
10月以來,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先后發布《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等政策文件。
11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表示,全國海關進一步加大了進口冷鏈食品的檢疫力度,已暫停出現員工聚集性感染企業的產品輸華,涉及20個國家99家生產企業。
來源:界面新聞
編輯:沈嚴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104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