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月MPOB供需報告解讀:
昨日MPOB發布2月供需報告,產量低于預期,環比下降1.85%至111萬噸;出口低于預期,環比下降5.49%至90萬噸。進口低于預期,環比下降47.14%至9萬噸。庫存低于預期的140-142萬噸,環比下降1.8%至130萬噸。本次報告數據中,供應較低,而國內消費數據高于預期,導致庫存低于預期。整體來看,報告利多,價格依然處于易漲難跌的格局。
1、供應
從供應端來看,本次報告發布前市場對于2月份產量情況的預期還是以偏環比上升為主,MPOA和SPPOMA的數據也均顯示為環比上升。MPOB發布的產量數據111萬噸比較低,對市場存在利多的影響。1月份產地降水較多,對收割有影響,而2月份產地降水偏少,收割有所恢復。從后期來看,產地逐漸進入季節性增產周期,3月份產地數據大概率為環比上升。短期內2月份偏低的產量數據可能會給價格帶來一定的支撐,但從中長期角度來看,供應端壓力會緩慢的顯現出來。
圖: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

數據來源:MPOB,中糧期貨研究院
2、需求
從需求端來看,2月份產地棕油的高頻出口數據從月初的大幅度上升到全月的小幅度下降,最終MPOB數據顯示為90萬噸,為07年以來最低水平。分國別來看,傳統棕櫚油進口三個大國中,印度的買貨量達到14萬噸,中國進口量下降至8.4萬噸,歐盟進口量在10萬噸左右。印度調整關稅結構,毛棕油進口關稅從30.25%上調至35.75%,還上調了進口關稅基準價,另外馬來西亞維持8%的出口稅不變,對于后期的產地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從印度國內供需來看,偏低的庫存疊加齋月備貨需求利好產地棕油出口,另外從國際豆棕價差來看,也處于歷史高位,有利于棕櫚油消費,因此我們認為2月份極低的出口數據大概率不會在3月份延續。從國內消費來看,2月份環比上升12.62%至32萬噸,高于市場預期的23-28萬噸區間,這也是導致庫存低于預期的原因之一。近期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從6月份之后重啟B20生物柴油計劃,也給后市的國內消費帶來了一定的利好。總的來看,產地棕油需求端預計將以觸底反彈的格局為主,為盤面提供利多的支撐。
圖: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

數據來源:MPOB,中糧期貨研究院
3、結論
國內豆油的強勢表現帶動油脂大漲,上漲動力依然存在。本次MPOB報告數據利多,進一步夯實了油脂的支撐動力,美豆方面雖然暫時震蕩,但后期仍存在潛在的利多。總的來看,國內外油脂基本面偏緊的格局沒有改變,預計后期仍以偏強的走勢為主,
圖: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

數據來源:MPOB,中糧期貨研究院
(文章來源: 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作者:賈博鑫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1041號
